近年来,天津港及周边地区的港区和堆场发生多次大型港口流动机械意外失火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大型港口流动装卸机械的失火事故的报道。作者曾多次目睹流动机械失火后的情形,损失较为惨重。失火设备通常烧毁整车线路、油管、驾驶室及发动机、甚至变速箱,失火机械几近报废。通过作者调查发现,发生失火事故流动机械包括了港口装卸经常使用正面吊运机、空箱堆高机、大型叉车等等,几乎在所有品牌的流动机械都有发生过失火事故,通常失火设备使用年限较长,整车的油路、电气线路老化,加之管理上、司机使用上存在的疏忽,导致这些设备失火事故的发生。下面根据集团公司科设部近期举办的《设备消防安全经验技术交流会》的技术成果,结合各公司技术负责人的经验,做如下整理总结分析。
一、意外失火原因分析
起火燃烧条件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即起火点、易燃物(还原剂)、助燃物(氧化剂)。燃烧现象十分普遍,其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必须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加,此外还要有引发燃烧的起火点。
1、 起火点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起火点。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与冲击、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电火花、光热射线等。通过作者对各个品牌的港口流动机械的了解,认为流动机械的起火点主要是发动机引起的、其次是电气线路:
1) 发动机起动、发电线路引起的火灾
发动机的起动、充电线路是最主要的起火点。蓄电池、起动机、发电机线路是发动机引起火灾最多的线路。起动机启动时使用的电流和发电机发出的电流一般都在几十安培、甚至超过百安培,加之此线路为长期通电线路,使用环境温度较高。如果其绝缘层老化破裂而导致的接地,会产生高温火星而引燃周围的易燃物。此线路为日常维保工作的重点防范部位。首先检查线路的固定情况,不能有松动部位;其次做好线路周围的清洁工作,清除线路附近的易燃物,线路附近不得有油泥、棉纱及其它漏油情况存在。发动机其它部位的电气线路由于电流较小不易发生事故,但也应该经常检查、紧固、清洁。
2) 起动机及发电机碳刷运转过程可能出现的火星引起的火灾
起动机及发电机碳刷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火星,这种偶然的火星在干净的无易燃物的环境中,不会引起事故。但在有易燃物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引起火灾。起动机及发电机在正常情况运转时碳刷出现可能性较少,只有在起动机及发电机的转子轴承磨损,转子在转动过程出现异常摇摆时容易引起碳刷的火星。起动机及发电机应日常检查其转子运转情况,尤其对使用时间较长的起动机及发电机进行拆装检查。
3) 发动机排气管高温引起的火灾
发动机设计时为了防止出现火灾,油管、电气线路与发动机排气管是分别位于发动机的两侧的。发动机经过长时间运行排气管温度非常高,如果排气管上附着油污、棉纱等易燃物则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尤其作业场地有易燃物较多,如废纸、棉纱,排气管上吸附了易燃物,这些易燃物质接触到高温或明火后极易燃烧。根据自己所处作业场地的不同周期性清洁排气管及四周,保持排气管干燥、干净,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4) 其它电气线路引起的火灾
现代港口的大型流动机械是通过电液控制的装卸设备,其电液控制线路遍布车辆,各种控制与监控信号通过气线路与控制单元连接,这就导致电气线路较多。现阶段流动机械电气控制上几乎采用全CAN BUS设计,这些线路电流不大,一旦某条线路接地后其控制单元能立即切断此线路供电,这样从设计减少了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如果是老旧型号的正面吊,一般都是采用继电器来控制的,断电是通过保险片熔断进行,这样不仅时间较长而且保险片起到是非常关键因素。所以必须选择使用合格的保险片,否则容易引起失火事故。当然电气线路的清洁,对线路检修十分便利,同时能做到防范火灾的目的。
电气线路的维保作业过程必须要小心谨慎,由于电气线路的多而杂乱,给维保人员在解决故障时出了难题。附线作业是线路维修过程可能需要使用的解决办法,在不必要的情况不能采用或少采用。附线作业必须选择品质好的耐油电线,同时必须使用阻燃护套管,附线作业必须经过公司技术负责人的同意,其整个作业过程必须由主管工程师在现场监控作业并做好记录,存入设备维保档案。
5) 驾驶室的起火点
驾驶室作为一个全车的监控操作中心,电气线路尤其多。电气线路的日常检查维保更应该小心谨慎,严禁电气线路的死搭乱改。
另外此起火点还存在人为可能性。虽然各个公司的规章制度已经严禁司机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吸烟,但可能还有个别司机违章作业,可能引燃易燃物而造成火灾事故,这种事故应该完全能通过加强检查、监督杜绝的。
流动机械设备上的起火点主要存在一下几个方面:
电气系统:设备使用年限长、线束老化、绝缘层破损,导致破损。发动机起动电源线不正确的跨接或老化、破损而接地;使用劣质的保险片或保险丝、不得使用普通线束替换阻燃线;使用不合格的马达或发电机,运转时碳刷可能产生火星;人为的违章作业。
2、 易燃物(还原剂)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易燃物)。如汽柴油、木材、纸张、塑料、橡胶、纺织纤维等。液压系统是港口流动机械的主要作业系统,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主要动力传动介质是不容易燃烧的,但如果液压油与粉尘、棉纱混合形成油泥、油棉纱就非常容易燃烧。加之电气线路的接地产生的火花同样能导致火灾的发生。所以液压系统的漏油必须及时处理,同时清洁所漏油、冲洗漏油面,保证漏油部位干净,无污物。
如果作业对象为易燃易爆的危险物,比如作业对象为纸制品、纺织品、易燃易爆油品等其他容易附着到设备上的细小的易燃易爆物品。应该定期整车清洁,除了经常性清洁空气滤芯、散热器表面外还得清洗发动机外部及排气管上可能的附着物。
流动机械设备上易燃物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漏油:柴油管路老化、破裂,接头松动;高压油泵的高压柴油管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裂缝或松动;液压油管老化、破裂、接头松动;油管固定点松动、导致相互摩擦而破损;高压油管破损后喷出的雾化油液与发动机高温部件、如涡轮增压器或排气管接触。极易发生意外着火。
作业环境:漏油没有及时解决、或维修后没有清洁干净。导致油污、油泥的不断积累、增加了失火的可能性;作业对象或作业场地有易燃物较多,如废纸、棉纱,排气管上吸附了易燃物,这些易燃物质接触到高温或明火后极易燃烧。
3、 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易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如空气(氧气)等。空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指在空气中进行的。港口流动机械工作环境要切断空气是不可行的,但能通过减少氧气数量或浓度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会议上,介绍的新型爆炸性的消防器材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爆炸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而暂时性的减少起火点范围内形成缺氧环境来扑灭火灾。但此类灭火器只能安装在开放空间,密闭空间内爆炸可能对设备有较大的损伤。
上述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但是既使具备了三要素并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也不一定发生。要发生燃烧还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如易燃物和助燃物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有—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等。
经常性保持设备清洁、干净,从根本上降低了易燃物和助燃物的数量和浓度。防止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非常利于对设备维保、检查工作,容易发现设备的故障点。
二、 意外失火扑救措施
针对上述失火原因分析,一旦发生意外失火事故必须采取合理扑救措施才能最大化减少事故的损失。意外失火扑救措施首先应该以火灾应急处理预案为基础,值班司机对火灾事故的处理能力,是失火扑救最为关键的因素。值班司机的处理能力通过火灾应急处理预案演练和培训工作来提高。公司组织每年演练火灾应急处理预案,使操作人员熟悉每个细节。另外一旦设备失火司机必须做如下步骤关键处理:
立即停机;并马上断开主电源线路(关掉主电源开关)。
通知主管部门值班长,马上组织人员、展开应急处理预案。
使用车载消防器材进行灭火,灭火时应根据当时情况避免空气等助燃物进入,防止出现明火。所以司机必须灵活机动选择适当的干粉或泡沫喷入位置,否则可能导致明火出现而无法及时扑救。
三、 规章制度
会议上,各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在机械管理规章制度上的经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
1、 维保制度
维保制度首先具有规范化、具有科学性。维保作业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维保作业的内容上、周期上,应严格按照设备保养手册的要求而制定,不得擅自更改维保内容和周期;同时维保人员的操作细节、工作经验是设备维保质量好坏的最大因素。流动机械主要使用液压系统进行作业,维保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规范性操作,保证液压系统的干净,减少设备故障次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保作业的科学性主要体现是合理的安排保养周期、维保工艺,根据公司作业台时制定合理的维保周期和维保工艺是减少设备故障、保护维保人员人身安全、减少维保人员劳动强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利用合理使用国产配件替换原装配件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现阶段很多公司因存在成本压力较大问题而出现的,减少维保内容项目,延长维保周期的做法来降低维保成本情况。这是种短视的表现,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会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可能大大降低,由于增加作业台时、使用非原装、甚至不合格零件可能导致设备磨损程度加剧,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这就得不偿失。
维保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零配件质量也必须规范采购管理,尤其是电气及结构关键零配件的品质保证,尽量使用原厂配件。比如保险丝应严格按照规范使用,不合格的保险丝不能起到过流熔断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意外失火的发生。流动机械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广泛使用的过滤杂质的滤清器的也存在一定保质期。失效或不合格的假冒滤清器可能发生爆裂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检查制度
根据各个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各个公司流动机械检查制度基本上一致,日常检查大体可以分为几大类日检(司机点检)、周检(每周抽检)、月度检查。
日检由设备值班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使用所做的必要检查,保证当班作业过程的安全、无故障隐患。
周检是由设备主管工程师对司机点检情况监督检查,对设备使用情况有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发现故障隐患,以便安排下一步工作的侧重点。
月度检查是主管工程师及基层使用、维保部门技术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对设备危险点,比如安全消防设施、电气系统、漏油情况进行的全面检查,做一个阶段性的安全性的评估,并提出整改措施。
还有一些公司介绍了对专门危险源进行的检查制度:比如集装箱码头公司对机械设备的电气线路全部使用优质电缆,同时全部应用阻燃型护管对电缆进行保护;东方海陆每天有专人对流动机械设备进行消防防范安全点检制度,排查易燃物、可燃物;太平洋公司根据不同检查人员的经验水平不一样,提出安全隐患排查和检查人员的收入挂钩,使检查人员从思想重视检查制度。同时各个公司提出的对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应对某些应急情况。
3、 失火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全面考虑,强化操作人员、维保人员的消防意识,防患于未然。建立公司的设备失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常性演练应急处理预案,做到各个岗位的人员熟悉自己在预案中的责任。同时加强操作司机及维保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操作司机及维保人员了解设备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做到失火时能科学的、合理的、及时处理事故,降低或减少事故的损失。笔者曾了解某港区正面吊在港区前沿作业时发生意外失火事故,操作司机不知道如何处置,将正面吊高速驶回求援,导致火灾范围扩大,而无法及时扑救。这类情况发生完全由于操作司机的处理不当,而使得损失进一步加大。这种处置不当的情况完全可以由培训、演练消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设备防火、管理制度是关键。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也有其一定的偶然性。但事故的发生往往与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在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设备发生事故的几率会减少、甚至不发生,所以设备安全管理是绝对不能放松的,特别是设备的使用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老旧设备,尤其应该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规章制度是管理的核心,是责任义务的书面体现。但规章制度在执行情况各个公司落实不尽相同。各个公司检查人员经验水平、检查标准不同、对故障或问题的容忍度不一样导致各个公司的管理水平不一样。这样必须建立一套常态化的强制性的管控措施,同时加强预案的演练及培训使公司的每名员工能对设备消防制度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