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评价中心发布了《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开发,自2012年第一版正式发布至今,共历时10余年,汇集70位国内设备管理专家智慧、7次版本更迭汇编完成。《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全文共分为10个章节、56个小节、112页详细内容组成,是目前国内最全面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设备管理的标准规范。
本标准文件旨在为企业设备管理体系更健全、更适用、更规范而提供指南,通过企业有效实施,以保障生产及服务所用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并满足相关方对设备的要求。夯实企业设备基础管理,促进企业提高设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023版标准中第8.4小节为设备润滑管理板块,对企业设备润滑管理从13个方面予以阐述,全面阐述了企业在设备润滑管理方面应有的管理规范。
以下内容摘录自《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第8.4小节
8.4 设备润滑管理
8.4.1 组织及人员
a)企业应根据设备润滑管理的需要,明确润滑管理的归口单位1),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润滑管理和技术人员,明确与润滑管理、检测、实施等相关岗位在润滑方面的职责。
b)应对从事润滑相关的人员,提供相应的润滑管理、润滑标准、适用(实操)技术等培训,以确保其有能力履行其职责。
8.4.2 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应涵盖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的全过程1),包括设备润滑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及润滑管理检查、考核的要求,以规范企业的设备润滑管理工作。
8.4.3 润滑规范
企业应根据需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润滑可视化标准(规范)、油品仓储规范(或油品5S/6S管理标准)、加/换油品规范、液压系统或集中润滑系统等油箱、系统清洗换油规范、污染控制规范、油液监测技术规范(检测取样规范)、废油处置规范。
8.4.4 油品选型
a)润滑专业人员宜参考GB/T 7631 《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等标准,根据设备种类(类型)、负荷、温度、速度(转速)、压力、(工况)环境、介质、摩擦副材料、能耗、成本等因素,及国家、行业标准、润滑剂生产厂商的产品手册、设备相关润滑技术资料、使用经验等,综合考虑确定适合设备使用的润滑剂1)种类(类型)、质量等级、润滑油2)黏度、润滑脂3)锥入度等特性。
b)企业可根据需要,委托润滑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油品选型服务。
c)在保障设备润滑安全的前提下,企业可考虑降低润滑油品种类,优化油品管理,降低成本。
8.4.5 润滑标准
d)企业应确定需建立润滑标准的设备,并按“润滑六定标准”(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法、定岗)的要求,按需建立润滑标准。润滑六定标准基本要求:
1)定点:指添加或更换润滑剂的部位或系统;
2)定质:指润滑剂的名称、牌号,应按润滑剂相关标准规范填写;
3)定量:指对设备润滑剂使用的量,定量的应明确参数和计量单位,定性描述应具体明确;
4)定时:指添加或更换润滑剂的间隔周期,或(和)润滑剂的检测周期;
5)定法:指润滑时使用的工具,如:手工油脂枪加注、手工涂抹、手动泵加注或自动润滑等;
6)定岗:指实施润滑和(或)抽样检测的岗位。
e)润滑建标技术人员认为不用单独编制润滑标准的设备,可将润滑标准的内容融合到设备保养标准或检查标准或相应的表单内。
f)对需要拆卸后才能添加或更换润滑剂的润滑点,可将润滑实施的具体要求写在设备保养规程或检修标准内。
8.4.6 油品更换计划
a)换油分为按期换油与按质换油1)。
b)对按期换油的设备,应建立换油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c)对按质换油的设备,应确定油品检测周期,按规范取样与送检,根据油品检测结果,参考相关换油标准,综合分析指标劣化情况后确定换油及换油时间(适时换油)。
8.4.7 采购与出入库管理
a)润滑剂的需求计划和采购,应按润滑标准润滑剂的名称和牌号正确填写,并按企业采购相关管理制度执行采购。
b)入库的润滑剂名称、牌号、数量、质量等应符合采购单的要求,新润滑剂入库,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质量检验单。
c)企业可根据需要对润滑剂进行取样,企业自己检验或委托油品专业检测机构检验1),以确保润滑剂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
d)润滑剂出库宜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注1:检验:对新润滑剂取样并化验,将测定结果与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8.4.8 润滑剂存放管理
润滑剂存放管理应遵循下列要求:
a)存放点或库房应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存放环境应防尘、防泄漏、防变质、防火、防雨、防晒,达到消防和环保的基本要求,温度及湿度宜按润滑剂供应商的建议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b)应使用专用的容器装新润滑剂,不可使用可能污染润滑剂的容器。
c)标示定位。应分类存放,应对存放区域或位置、润滑剂、器具、润滑设备,规范标示润滑剂的名称和牌号,并按标示分类定位放置。
d)存放污染控制。存储的环境不污染润滑剂,润滑剂的容器应加盖密封,润滑器具应有防尘措施,油品转运桶应过滤,应确保润滑器具清洁。
e)新润滑剂宜设定质量合格期限,超期润滑剂应取样检测,根据结果判断是否可用。
8.4.9 现场润滑实施
a)人员技能
1)应对润滑实施人员进行润滑管理制度、润滑技能、润滑作业过程中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培训,确保人员应知应会;
2)企业宜要求润滑剂供应商提供润滑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或MSDS)1),并让润滑作业人员了解;
3)企业宜对润滑作业进行风险识别2)、分析和控制,以确保润滑作业安全;
4)企业应根据润滑作业的需要为润滑作业人员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并督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b)润滑器具
1)企业应根据润滑管理的需要,配置必要的润滑器具柜、容器、润滑工具设备、过滤设备等。
2)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润滑剂检测仪器。
3)润滑工器具应保持清洁,专油专用,不得混用,防止交叉污染。
c)可视化应用。为方便日常检查,宜对油标、油镜、油杯、油位表、油温表、油压表等进行标识。
d)润滑作业
1)润滑执行人员,应按企业的润滑管理要求、操作规范、润滑标准等,对设备做好添加、过滤(在线或离线净化)、更换滤芯、取样、检测、清洗、换油等工作。
2)计划性润滑作业(周期性作业),应按企业润滑相关制度和标准执行。
3)非计划性润滑作业(临时突发性作业,是在紧急或非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完成的,一般是通过检查或操作报警触发的,或设备突发故障检修时发生的),企业应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宜根据需要,在对关键、重要设备停机、倒机、大修前进行润滑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e)油品污染控制
1)应尽量减少油品转桶的次数,油品转桶的次数越多,与空气及器具等接触的次数越多,油品被污染的可能性则越大。
2)在添加润滑剂时,应确保添加润滑剂的加注口洁净、润滑器具洁净。
3)添加油品时,应做好油品过滤。
4)油品转桶滤网、漏斗滤网宜采用不锈钢网或铜丝网,过滤网目数,宜参照下列要求:
——低粘度(≤ISO VG 46#)润滑油:油桶滤网100目,漏斗滤网为120目。
——中粘度(ISO VG 68~150#)润滑油:油桶滤网为80目,漏斗滤网为100目。
——高粘度(≥ISO VG 220#)润滑油:油桶滤网为60目,漏斗滤网为80目。
5)未使用完毕的润滑剂应加盖密封,润滑器具应防尘。
6)适用时,视情或按期清洗或更换油箱呼吸帽。
7)适用时,换油前应按清洗换油规程,对润滑系统或装置进行清洗、换油。
8)在更换或检修润滑系统时,应确保零部件、工具清洁,更换环境不污染润滑系统。
9)适用时,使用净油机(滤油机)对油品进行在线或离线过滤、净化。
10)应对净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进行内部循环清洗,清洗后的油排出后更换前后过滤材料,清洗初滤器的金属网。
11)不同厂家生产的润滑油不宜混用。在特殊情况下,混用前应进行小样混合试验。
8.4.10 润滑日常检查
a)润滑元件、附件齐全、完好。
b)油标、油镜清晰,油位、油压、油温在规定范围。
c)润滑部位润滑良好,无干摩擦现象。
d)油质符合要求。
e)呼吸帽通畅,表面无杂物堵塞透气孔。
f)无渗漏现象,无加脂注油过多导致的溢流污染其他部件或地面的现象。
g)自动润滑系统功能正常。
h)油品在线监测系统或在线过滤系统,运行正常。
i)有加热器的,加热器完好,密封点无渗漏,加热正常。
j)集中润滑系统,风冷或水冷装置、过滤器等保养良好,功能正常。
8.4.11 润滑监测与检测
适用时,企业宜开展设备润滑监测1)和(或)检测2),通过现场检查、润滑监测与检测、数据分析与诊断等,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换油周期、油品换油标准、油品选型优化、油品污染控制、润滑故障诊断,及时预防设备重大的润滑事故,维修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宜从以下方面管理设备润滑监测与检测,包括但不限于:
a)企业应明确需进行润滑监测与检测的设备和部件。
b)企业宜明确内部或委托有资质的润滑检测机构,进行润滑监测与检测诊断。
c)应明确润滑监测与检测的设备、在线或离线采样、监测或检测项目(指标)3)、4)、监测频次(周期)、责任分工等。
d)应确定适当的取样(或采样)位置并用标签显示,明确取样要求,以确保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应确保取样位置不会危及机器运行和人员取样安全。
e)企业宜编制润滑剂状态监测和油液分析管控表,管控表宜涵盖设备名称位号、部位、油品牌号、取样周期、取样岗位、检测分析单位等内容。
f)企业宜根据需要编制油液监测技术规范(检测取样规范),应按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取样,并按样品瓶标签5)规范填写。
g)所有的报告和检测结果应设定最佳的警告和临界值,宜在报告中给出数据分析与诊断结果(或结论与建议),企业宜根据润滑监测或检测报告,确定按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注1:监测:对固定位置的性能指标进行连续读取(取样)、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得出 结论的过程。
注2:检测:对运行中润滑剂进行采样(或检查)和分析,以确定润滑剂理化指标、设备运行和污染状况,判定是否适合于所在润滑系统中使用。
注3:油液监测/检测指标通常指水分(含水率)、运动黏度、油温、总碱值、总酸值、污染度、计数型磨损颗粒等。
注4:润滑脂监测/检测指标通常指:工作锥入度、滴点、元素分析、PQ指数、磨粒分析、铜片腐蚀、烧结负荷等。
注5:样品瓶标签通常包括:送样单位、设备名称、型号、设备位号、采样日期、采样点部位、液样牌号、取用天气、运行负荷、采样者、检验员、检验单位、备注。
8.4.12 废润滑剂管理
a)产生废油的单位应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废油及回收;
b)废油,残留及废弃润滑脂及使用后的包装物,应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c)企业应对废油进行回收,应将废油装在加盖的容器内;
d)废油回收应记录,便于来源追溯;
e)回收的废油要集中分类存放管理,存放废油的区域或装废油的桶容器,按照相关标准在存放区域或者容器上标识1)“废油”等字样;
f)企业应委托给有关部门认可的废油回收厂商回收废油,不得交给无证单位和个人。
8.4.13 检查与改进
a)企业设备管理者,应组织或指定人员,对企业润滑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b)视需要,企业宜采取措施改进设备润滑系统或装置,以减少润滑故障、改善设备润滑效果、降低油耗和能耗,或减少人工润滑的劳动强度等。
c)视需要,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宜对年度润滑剂及耗材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宜对设备润滑磨损故障停机时间和原因进行分析与记录,以便识别改进的机会。
d)视需要,企业的润滑管理与适用技术培训、油品检测、润滑剂选型、润滑故障诊断、润滑管理专项评审或咨询等,可委托专业的润滑服务机构或润滑专业人员提供服务。
e)适用时,企业宜对为本企业提供润滑技术服务的供方,参照本文件条款“8.12供应商及承包商管理”进行管理。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全文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查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