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1.1万TEU以上的大型船舶陆续下水。由于码头1#~12#桥吊受到起升高度的限制,导致1.1万TEU以上船舶的舱面7层高箱无法正常作业。大型船舶只能在落潮的期间靠泊公司码头并第一时间进行降层处理,影响了作业效率,制约着公司发展。为突破生产瓶颈,提高码头装卸能力,公司对9#桥吊进行侧面吊具的改造。
图1 普通吊具
图2 侧面吊具
1、侧面吊具与普通吊具的部分参数对比
表1 吊具参数对比表
吊具参数 |
普通吊具 |
侧面吊具 |
起重量 |
60吨 |
5吨 |
吊具自重 |
13吨 |
33吨 |
吊具宽度 |
2.5米 |
4米 |
门架可调节高度 |
无 |
1.7米 |
2、使用侧面吊具的必要性
表2 桥吊数据表
桥吊编号 |
1#~12# |
13#、18# |
15#、16# |
14#、17# |
起升高度 |
36.5米 |
39米 |
39米 |
45米 |
可作业 船舶 |
8000TEU |
1.1万~1.3万TEU |
1.1万~1.3万TEU |
1.3万TEU以上 |
从表2中可以看出,1#~12#桥吊起升高度只有36.5米,只能具备8000TEU船舶的装卸能力,使用侧面吊具后,可以提高起升高度3.4米左右,使1#~12#桥吊具备1.1万~1.3万TEU船舶的装卸能力,提升了公司适应船舶大型化作业的能力。
3、侧面吊具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侧面吊具与普通吊具在操作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普通吊具是从上往下着箱,司机的视线范围广,能够有效控制吊具的前后晃动,再加上吊具导板的辅助作用,着箱快速方便。而侧面吊具是从陆侧往海侧靠箱后从箱子的侧面进行着箱,司机的部分视线会被吊具的平衡块所遮挡,不能完全看见箱顶锁孔的位置。如果小车的速度控制不当,吊具的自重加上靠箱的力量有可能将箱子撞翻,发生安全事故。
图3 使用普通吊具作业
图4 使用侧面吊具作业
4、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4.1无操作规程
侧面吊具刚投入使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操作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操作规程不能适用于新工艺。对于特殊点操作司机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处于边摸索边操作的阶段,有一个从适应到逐渐熟练的过程。
4.2操作控制按钮改变
由于9#机既要保留原有的使用功能,又要增设侧面吊功能,在不影响操作台控制按钮布局的前提下,同一个控制按钮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就有了不同的使用功能,影响司机操作的准确性。
4.3吊具控制困难
桥吊的侧面吊具是用钢丝绳挂在吊架上,由于机械惯性的影响吊具前后晃动较大,有别于堆高机吊具的硬链接容易控制,要做到稳关平稳,对位准确,就需要加强训练。
4.4指挥人员不够专业
桥吊作为大型机械本身存在很多盲区,而且侧面吊具的平衡块也会影响司机的部分视线,作业中就更加需要指挥人员的密切配合,由于指挥人员对新工艺缺乏了解,不能准确把握指挥的时机造成指挥不畅通而引起操作不顺利。
4.5着箱后箱子单边翘起
侧面吊具作业是从侧面单边着箱,着箱后由于吊具本身的自重和下降的力量使箱子单边翘起,如果下降速度过快有引起侧翻的可能。
4.6集卡上就位困难
使用侧面吊具卸船作业吊箱子到码头集卡上时,司机视线受到吊具平衡块的影响不能完全看到集卡平板位置,造成就位困难,如对位不准会使箱底搁在集卡导角上,造成箱底破损。
5、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
表3 对策实施表
序号 |
原因 |
对策实施 |
1 |
无操作规程 |
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边摸索边操作,结合实际作业情况制定侧面吊具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 |
2 |
操作控制按钮改变 |
合理布局控制按钮,常用按钮安排在司机习惯操作的位置,达到便捷化,对控制按钮作用的改变加以标示并用PPT形式进行培训。 |
3 |
吊具控制困难 |
利用作业间隙进行空吊具和带箱的定点定位稳关训练,熟悉机械性能,尽快掌握操作要领,靠箱要“稳”、对位要“准”。 |
4 |
指挥人员不够专业 |
加强桥吊司机与指挥人员的沟通交流,使指挥人员能准确把握指挥的时机,做到“一吊、一确认、一指令”。 |
5 |
着箱后箱子单边翘起 |
起吊前及时调整好平衡块的位置,操作中轻拿轻放,引关动作标准,做好“两头停”。 |
6 |
集卡上就位困难 |
发挥码头捆扎人员的指挥作用,在箱子对位过程中及时给桥吊司机发出手势信号,确保箱子顺利就位。 |
6、对策实施前后的作业效率对比
表4 实施前后效率对比表
作业记录 |
作业效率 |
|
实施前 |
调试阶段试探性操作 |
12自然箱/小时 |
实施后 |
试运行阶段卸船作业 |
18自然箱/小时 |
图5 效率对比
从图5中可以看出,通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消除了侧面吊具使用中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司机操作中的后顾之忧,侧面吊具的作业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7、结束语
侧面吊具的应用解决了桥吊起升高度的制约,提高码头的装卸能力,缩短大型船舶的待港时间,提升了码头综合竞争力。